北京大学党史教育全景图

  “花儿永远这样红,因为青春之花永远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视频这样总结。

  “中国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著名活动家,正是在北大工作或学习期间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并推动了中国的建立。这是北大的骄傲,也是北大的光荣。”2018年5月2日,在北大建校120周年前夕,习到北大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明了北京大学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百年历史,百年荣耀。在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北大传承百年光荣与骄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牢固树立标杆意识,认真修好党史学习这门必修课、考出好成绩,传承百年北大红色基因,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时间拨回到2020年的春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习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习还激励他们“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成为北大师生团结抗疫的强大精神动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北大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信心与新冠肺炎病毒战斗到底。

  “今天是我获得政治生命的一天,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我有15年呼吸科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经验,从此以后我也可以像前辈那样,骄傲地说出‘我是党员,我先来’。”在武汉前线入党当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员李娜写下了这样一段线日,在习给北大援鄂医疗队“90后”全体党员回信一周年之际,北大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建党百年动员部署大会,下发实施方案,迅速在全校掀起热潮。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北大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与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与贯彻习重要回信精神相结合,不忘来时初心、涵育时代新人。开展“学党史·悟初心”主题征文,邀请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畅谈思想觉悟的提升;邀请在脱贫攻坚一线、抗疫一线、边疆基层一线的北大毕业生和在校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畅谈回信精神所产生的强大感召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治医师吴超,是给习写信的执笔人之一。“脱贫攻坚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战疫史都是和平年代党领导中国人民书写的值得铭记的历史。在武汉的抗疫经历和习的殷切嘱托让我们明白,人民医生的工作何其重要而光荣。每一次问诊、每一次救治,我们都需要更关爱病人,走进患者内心。”吴超说。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青年学生在短视频中再次喊响这一嘹亮口号,表达了北大青年立足新时代,以力行诠释爱国,用励志奉献成就自我的精神。

  “咔嚓”一声。景山东街吉安所左巷8号,北大教育学院博士生寇焜照在故居前拍了一张照片。按照他的打算,在“七一”之前,要给所有北大革命文物拍一张“证件照”,为党的百年华诞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习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北大用活红色校史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重要遵循。

  “北大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很丰富,优势得天独厚,要深入发掘,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鲜活起来,使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还要用好北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当好标杆,为全党的党史学习教育作贡献。”在全校的动员大会上,党委书记邱水平提出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北大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整理了《北京大学有关文物调查报告》,对北京市与北大有关的文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共统计了包括北大红楼、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鲁迅旧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红色文物资源39处。这些文物,都具有“百闻不如一见”的直观教育价值。

  此外,在今天的北大校园内,还保存着纪念碑、图书档案、遗址遗存等大量的红色文物。站在北大校园中,就可以感觉到中国的百年奋斗史,感受到一代代员的初心。

  北大图书馆复原了李大钊的图书馆主任办公室,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专题阅读区“大钊阅览室”。每日前来参观学习的师生络绎不绝。

  3月26日,“大钊阅览室”,北大人文学部正在给“强基计划”学生开展现场教学。哲学系教授李四龙借李大钊先生的事迹教育学生:“有志不在年高,李大钊先生逝世时只有38岁,著写那些文章时也只有20多岁,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因此,当代青年学生在学术上要有担当精神。”

  提起“大钊阅览室”,图书馆党委书记郑清文非常自豪:“北大图书馆与中国的成立有深厚的缘分。李大钊同志和同志都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北京小组正是在北大红楼的图书馆主任室成立的。”目前,北大图书馆正在逐步优化“大钊阅览室”的整体展陈布局,不断丰富和提升革命文献的教育内涵。

  3月18日,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中央原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陈晋为北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校中层干部和师生党支部书记作“从党的历史看党的精神和中国道路”专题讲座,1800余人参会学习。这次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是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全校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史专题培训的第一讲,也是北京大学近年来顶级规模的一次集体学习。据悉,北大党委已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内容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系统学习中。

  “北大教师要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融入课堂、融入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充分的发挥教师‘引路人’的作用。北大人文社会学科实力强,要用好这些资源,开设党史国史系列讲座,做好‘四史’研究。”校长郝平对党史教学研究工作提出要求。

  今年,党史课程和讲座是北大学生的选课热门。“党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百年党史专题”“党史国史系列讲座”“党史学习十讲”等22门课程和讲座的信息,在北大师生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中频频被转发、点赞。

  这些由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历史学系等开设的课程,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全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邀请校内外党史领域的名师大家到课堂一线亲自授课。

  近期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北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的老师结合影视剧中的北大校史开展课堂教学,讲解新文化运动至中国成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北大校史资料,学生们很有亲切感,更容易受触动,课程思政效果很显著。”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分享自己的讲课体验。

  不仅如此,北大五四运动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已经成立,党史研究所正在抓紧筹备。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百年党报党刊史(多卷本)”的研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李大钊年谱》《五四精神》等一批重要出版物先后推出……

  《李大钊年谱》由北大校史馆副研究员杨琥历时20年完成,总共135万字,客观真实记载了李大钊早年的艰难探索、五四运动时期传播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和创建中国、领导中国革命的革命实践活动。“当前《觉醒年代》等一批反映中国早期创始人筚路蓝缕创业经历的影视作品正在热播,广大师生学习兴致很高。《李大钊年谱》的出版,能为师生学习百年党史、体悟革命者精神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杨琥说。

  2021年清明节,北大再次组织师生到校内李大钊先生铜像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献花致敬,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怀念,更是对师生员工的激励。据统计,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北大烈士就有90人。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如何更好地让北大师生学习先辈模范的精神,北大下足了功夫。党史学习教育启动后,北大梳理、挖掘身边人的感人事迹,大力发扬红色传统,让师生职工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3月11日,《信仰的力量》在网络站点平台上首播,每周一期。这是100位北大老教师关于理想信念的珍贵影像,由青年学生组织拍摄。中科院院士杨芙清、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主要设计人之一陈堃銶、“熊猫之父”潘文石等一批北大人成为主角。他们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投身革命事业,很早就确立了“跟党走”这一不可撼动的强大信仰。第一集推出当天在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就收获了50余万的点击量。《信仰的力量》短视频版上线万。

  老教师们的娓娓讲述,让北大师生们感受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是教育,是感染,更是引领。”

  他们深刻感受到,正是在党的引领下,北大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了实现使命与梦想的光明前景,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先锋力量。今天的北大,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几代北大人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靳戈 韩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