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光伏行业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白皮书

  今天分享的是【2023中国光伏行业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白皮书】 报告出品方: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机器视觉,指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对目标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一个分支,通过成像、信号分析与处理、决策与执行三个关键环节,为制造生产中的自动检查、过程控制、机器人引导及生产中数据化预测与决策等,提供基于图像的自动检查和分析的技术及方法。

  在中国,机器视觉主要的应用方向为制造业。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机器视觉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国内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自2021年起从始至终保持27%左右的高速增长水平。预计未来三年,得益于宏观经济逐步回暖,下业恢复增长,产业体系升级等因素,中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从2023年的375.4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560.1亿元。

  为工业4.0提供更多数字化支持。搭载5G、边缘计算等技术,使海量数据更体系化、高效率生成与存储,与工业公司的生产执行系统(MES)等应用对接后可实现基于数据的预测、监督、生产、管理、决策,提升生产的自主性与安全性,为企业打造工业4.0时代的“智慧工厂”奠定技术基础。

  •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按功能和场景大致上可以分为四大类:识别、定位、测量、检测。

  •识别包括有无、颜色和条码/二维码识别,主要是通过甄别目标物体的物体特征来进行判定,在工业应用场景中占比约24%。

  •定位功能是在识别出物体的基础上,经过测量准确的给出目标物体的坐标位置,引导机器人完成后续的加工、装配、搬运等一系列动作。在工业应用场景中,定位需求占比约为16%。

  •特定应用视觉系统:指专为某种应用开发的视觉系统,基本的产品功能由视觉技术来实现,从特定应用视觉系统中单独提取的任何单个组件都没办法实现此功能。

  •可配置视觉系统:一种可以在各行业或环境中应用于不同应用程序(如字符识别、尺寸测量等)的视觉系统。最终用户无需编写源代码就可以实现所需的应用程序,其典型特征是可扩展、灵活,并通常基于PC技术。

  机器视觉系统是对机器视觉技术灵活集成,因此非接触、仿人的特点更明显。机器视觉系统更面向市场应用,为满足多种生产环境、行业场景的视觉检测需求,因此柔性程度更高,更追求与实际应用的适配性。

  在当前中国产业体系升级,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据机器视觉产业联盟观察,机器视觉系统的发展将呈现几大重要趋势:

  应用领域持续拓宽。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经过过去十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市场教育及应用普及程度已相对成熟,同时机器视觉技术发展,国产研发能力提升,促使机器视觉系统的价格和使用门槛均持续下降。未来除了在传统的电子、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外,机器视觉系统将逐步拓宽在现代服务业、交通、文旅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趋势推动之下,光伏发电作为目前最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之一,整体行业发展迅猛。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在疫情大背景下依然实现逆增长。在我国,光伏产业已是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伴随着国家级战略规划和各级政府的多项鼓励政策,目前中国光伏已经实现了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装机量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一的“三个世界第一”,整体行业技术水平及产业化水平位居全球头部。

  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开数据,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在应用端,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2023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基本与2022年全年数据相当,占新增电源总装机的56%,光伏已经是中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的电源,仅次于煤电。CPIA保守预计到2025/203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将达到100GW/120GW。

  光伏产品的核心追求即为光电转化率,降本增效是光伏公司发展的永久动力。而光电转化率的提升、生产的降本增效,则来自于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辅料等多个环节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创新。光伏产品作为高产能、高精度的制造业产品,各段产业链上,各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更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流程。当下在各大光伏工厂中,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比例已慢慢的升高,尤其在后段的光伏组件生产端,自动化覆盖率已近90%,标准化设备包括切片机、串焊机、排版机、叠焊机、层压机、装框机、接线盒焊机、EL测试等。光伏生产企业未来的目标是接近无人化生产,自动化的标配设备占比至少95%以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