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速创新转型,深化集约化发展,实现了经营质量、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行业地位的稳步提升,持续为民众健康创造价值。公司连续第四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2023年位列第438位。

  公司在Pharm Exec(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发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位列第41位,在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之“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位列第3位。公司坚持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打造具有优势的研发、临床研究、中试、产业化及营销的工业体系,持续为患者提供超过750个品种的优质药品及健康产品。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号召,通过制定产品战略,加大创新投入,以开放式创新模式、融产结合、国际化发展等手段,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创新药及改良型创新药产品,推动公司医药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医药商业是保障医疗物资和药品高效、稳定供给的核心力量。公司作为中国第二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和国内最大的进口药品、疫苗、医疗器械服务商,拥有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的商业渠道与零售网络,持续为各级医疗机构、零售机构、合作伙伴及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可靠的服务。公司与国内外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强大的供应链服务网络,提供一体化的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已成为国内药品流通、创新产品上市的首选合作伙伴。公司积极推动中国药品及健康产品的供应链升级,以科技信息化手段,持续探索创新医药健康产品的供应及支付模式。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指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们国家的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我国政府已将生物医药行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策略的高度,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我们国家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产业体系调整、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从中长期来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和产业生态在加速构建,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等综合因素的多重驱动下,医药市场发展持续向好。

  在大国博弈的大时代下,我们国家医药行业整体处于产业体系调整阶段。2023年上半年,上海医药坚持“融产结合、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战略;连续四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全球制药50强及全球最有价值制药品牌25强(Brand Finance发布);并顺利完成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换届改选工作。

  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5.92亿元(币种为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70%。其中:医药工业实现收入146.99亿元,同比增长12.64%;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178.93亿元,同比增长19.50%。

  2023年1-6月,由于上年同期子公司青春宝搬迁收益以及本期参股公司上药康希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一次性特殊损益的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0亿元,同比下降29.38%;剔除上述一次性特殊损益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30.76亿元,同比增长9.34%。其中:工业业务贡献利润13.28亿元,商业业务贡献利润17.70亿元,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3.44亿元(剔除上药康希诺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纯利润是21.99亿元,同比下降17.96%;剔除上药康希诺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纯利润是26.66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上海医药综合研判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带来的机遇挑战,坚持“工商研投”一体化发展模式,持续增强规模优势与总实力,全方面提升“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产业竞争能力,力求满足最广大民众的健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25.91%。其中:研发费用10.26亿元,同比增长26.76%。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药管线项提交pre NDA或上市申请。截至目前,公司新药研发主要进展如下:

  I001片(即SPH3127;化学药品1类)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6月获受理。目前统计结果为主要终点已达到,Topline结果证实非劣效成立,试验达到预期结果,有望为广大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方法。中国降血压用药市场需求大,IQVIA数据库显示,2022年中国医院处方降血压类药物总计销售金额为267.5亿元人民币。

  X842是公司引进的1.1类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口服新药,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2月获受理。该类药物为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的钾离子活性,具有起效迅速、抑酸作用强且持久、疗效无个体差异、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P-CAB已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专家共识中与PPI一并成为治疗GRED的首选药物,有望打破抑酸市场PPI一家独大的局面。IQVIA数据库显示,2022年传统PPI类产品销量总计达130亿元人民币。

  B019注射液是靶向CD19和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由上药生物治疗自主研发,用来医治复发或难治性B淋巴细胞肿瘤,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3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B019的嵌合抗原受体结构采用一个双顺反子载体结构,可以在T细胞上表达两个独立的嵌合抗原受体,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分别结合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CD19或CD22蛋白,以发挥抗肿瘤作用。

  公司引进的2类新药兰索拉唑碳酸氢钠胶囊(信维宁)已于今年5月正式商业化。信维宁为全球独家产品,主要是针对胃酸疾病,作为上海医药引进的首个2.3类新药,未来将与其他消化道产品一同形成重点疾病联合解决方案,助力公司全面深化布局消化道领域,补强新药产品管线。

  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药前沿中心”)于2022年10月在上海注册成立,其目的是搭建“早期孵化+中期加速接力+后期产业化”联动的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转化的载体,积极引进前沿领域具有颠覆性、突破性的新项目入驻。

  上海医药中心(上海张江路88号园区)作为上海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拟承载包括上药前沿中心在内的大规模生物医药创新加速器,已初步完成物理空间确定。同时,上海医药与香港科技园公司计划携手推行生物医药共同培育计划,并在香港科技园推动建设联合创新孵化器,促进上海、香港两地生物医药初创企业的培育与创新技术的转化,于去年先行启动的香港科技园孵化器建设工作已在有序推进中。另外,上药前沿中心积极与徐汇、黄浦区政府沟通,初步确定了与周边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有效联动共建早期孵化器的候选场地。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联合申报的“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该实验室以原创的核心技术研发为主,产出first-in-class原创免疫疗法,主要聚焦揭示免疫细胞调控新机制、鉴定疾病免疫治疗新靶标、发明免疫药物研发新技术、创制免疫药物医治新产品。

  上海医药具备丰富的中药资源,旗下拥有8家主要直管中药企业,9个中药核心品牌,2023年上半年中药板块实现工业收入51.20亿元,同比增长21.64%。公司将紧抓中药行业发展机遇,继续挖掘自身优势资源,以中药研究所为核心平台,开展循证医学研究,持续推进中药大品种和大品牌战略。报告期内重点培育中药大品种科技因子增长较快。

  养心氏片定位于低运动强度心血管病人群,是心脏康复规范诊疗(提高运动耐量)中成药第一品牌。2019年1月,由韩雅玲院士牵头开展的HEARTRIP研究真正开始启动,该研究由北部战区总医院为牵头单位,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全国23家省市医院为参研单位的国内首个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物对照RCT研究,旨在比较养心氏片与美他嗪片对PCI术后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和安全性。2023年5月,研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养心氏提高运动耐量非劣于曲美他嗪,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结果较好印证了研究假设,研究成果将为养心氏片提高心血管患者运动耐量提供有力循证证据。

  瘀血痹胶囊临床定位于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人群,且对风湿免疫疾病人群心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目前正在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中、西医院开展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和RA合并心血管损害等临床研究。瘀血痹胶囊治疗骨骼肌肉系统慢性疼痛线例入组。同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

  冠心宁片用于冠心病治疗,适于患者长期用药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公司新近完成了一项纳入3600例患者的冠心宁片长期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双抗改阿司匹林单抗后的冠心病患者加用冠心宁片治疗1年,可进一步减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不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安全性良好。该研究为冠心宁片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用药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八宝丹是国家秘密品种,定位于兼具利胆作用的肝细胞保护剂,临床上也用于肝胆肿瘤综合治疗。八宝丹胶囊防治肝癌术后复发的探索研究已累计完成169例的观察。此外,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分别与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等高校院所针对八宝丹在肿瘤、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作用开展深入研究,开展了包括“八宝丹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八宝丹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药效学研究”等重大研究项目。

  胃复春用来医治胃癌癌前病变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浙江省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全国19家三甲医院开展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上市后临床试验,至6月底已完成160例入组。此外,启动了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在内的全国约100家医院开展胃复春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阻断“炎癌转化”的多中心前瞻性线、银杏酮酯

  银杏酮酯致力于拓展防治脑血管病及认知障碍方面的临床应用,2023年7月公司与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联合发布了“脑健康创新研究基金-血管性认知障碍”项目。该项目的启动是上药雷允上加速银杏酮酯系列制剂与现代医学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丰富上市后临床循证证据研究重要举措。银杏酮酯生产企业—上海上药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入选上海市100家智能工厂。

  上海医药是国内领先的工商一体的综合产业集团,业务收入、成本费用都覆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公司持续通过整合内部资源、调整生产布局、促进工商联动,实现降本增效。

  在医药流通供应链业务板块,公司着力打造创新医药服务平台,为全球医药企业创新产品提供涵盖上市前合作、进出口服务、全国流通、创新增值四大领域的全供应链一站式管理服务。报告期内,创新药板块销售同比增幅约24%,成功引入14个进口总代品种;进口疫苗总代业务逐渐回升,同比增长15.7%。报告期内,公司器械、大健康等非药业务销售约204亿,同比增长约22.16%。

  为充分发挥南北商业平台专业化优势,差异化互补实现业务协同发展,公司计划启动医药商业板块南北融合项目。未来,公司将以省为单位对南北商业平台做统一的集约化管理,统一设计省平台公司职能建设方案;建立健全省内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通过运营一体化提升效率、加快赋能。

  在医药工业制造业务板块,为逐步优化医药制造业务产能布局,打造卓越制造体系,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集团制造管理中心牵头推进基地整合产能优化专项工作,制定工业基地产能布局和优化提升的行动方案,快速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

  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的常态化推进,将促使部分药品价格进一步下调,公司将依据市场变化主动调整市场策略,力争重点新产品按计划上市。

  创新药研发项目周期长、投入大,相关进展、审批结果以及时间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项目研发进度或者临床试验结果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变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大力引入市场化的创新人才,稳步提升创新竞争力。

  商誉减值测试以未来现金流预测为基础,包含了管理层作出的有关假设和专业判断,商誉存在一定的减值风险。公司将针对可能会产生的或有风险,提出积极预案,降低对公司经营业务的整体影响。

  上海医药是国内工商业均处于领头羊的综合产业集团,业务覆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使得公司具备拥有独特的共享与互惠商业模式,能够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公司可以通过聚合资源,集中突破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并持续为病患、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公司医药工商研投一体化发展优势,能够持续为股东与社会创造协同利润与价值,降低个别领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公司历史积淀深厚,经过多年发展,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常年生产约750个药品品种,产品主要覆盖抗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抗感染、自身免疫、消化代谢和呼吸系统七大治疗领域,并已形成重点产品和基普药的产品组合梯队。企业具有剂型门类齐全的生产线,坚持开展全面的精益管理,通过建设生产信息化管理MES系统和质量信息化管理LIMS体系,对药品生产制造的所有的环节精益优化,注重技术创新、产业化和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保持领先的质量和成本优势,确保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公司积极推动产品国际化发展,多个原料药通过了WHO、FDA、欧盟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质量认证,多个制剂产品获得美国FDA批准文号。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行业领先的研发投入强度,坚持自主研发和BD双轮驱动,通过内部资源和外部合作的有机融合,构建符合临床需求、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链。公司坚持开放式研发模式,加快产品引进和研发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其附属学院等共建新型研发合作平台,持续构建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药物研发产品群与具有临床价值和技术特色的改良创新药产品群,连续入围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公司,研发投入总量位居国内医药企业第一梯队。

  公司拥有直接网络覆盖全国25个省市、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形成高效、敏捷、智慧的现代化供应链服务渠道,拥有广阔的客户网络,同时通过工商业一体化的共享与互惠模式,服务自有制药业务推广。

  公司坚持创新药品流通方式,持续服务公立医疗机构改革,以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满足公众和医疗机构需求,不断的提高服务效率与体验。公司在院内供应链延伸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药品直送服务、进口药品一站式服务、疫苗服务、药库信息化管理和临床支持服务等创新业务模式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企业具有国内领先的线)一体化的药品零售业务,覆盖全国16个省区市的2,000多家品牌零售连锁药房,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安全的服务。

  公司财务结构稳健、资产负债率控制良好,通过A+H股上市平台、国内外投资平台和各类并购基金,形成较优的资本运作能力,以融产结合方式充分的利用资本推动产业发展。

  公司携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以安全、信赖、创新为基本理念,坚持主品牌牵引策略。旗下拥有一批历史悠远长久、内涵丰富的著名产品品牌,与“上海医药”主品牌有效协同。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线上线下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医药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海医药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康希诺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相关新闻